新华社德国汉诺威4月2日电 通讯丨“数智”驱动工业未来——汉诺威工博会上的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车云龙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馆内,人潮涌动,一只四足机器狗疾驰而过,流线型金属机身灵活摆动。它精准避开人群,偶尔停下,微微摆动脑袋,仿佛在观察周围环境。身后,观众纷纷小跑追赶,举着手机拍摄记录。这只机器狗最终停在一家中国企业展台前,展台旁还坐着一个人形机器人,科技感扑面而来。
展台负责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欧洲销售经理郑添裕介绍,这款机器狗是该公司在本届汉诺威工博会上重点展出产品,能够执行坐立、空翻、爬楼梯等复杂动作,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依托机身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组件协助工人巡检。旁边的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教育研发等领域,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落地家用场景,通过接受语音指令,协助完成倒垃圾、洗衣服等任务。
汉诺威工博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技术展会之一。今年的展会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汉诺威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全球3800多家参展商。其中约有1000家中国参展商,重点展示人工智能、数字化和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格外受关注。
在德国西门子展台,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项3D打印药物创新技术。一粒粒经数字化剂型设计并由3D打印制成的胶囊,外观与传统药物无异,内部结构却“别有洞天”。一款如花瓣般“绽放”的胶囊格外引人注目。
在现场模拟中,这款花瓣剂型在口服进入胃部后吸收胃液溶胀展开。花瓣直径大于人体幽门,可长时间滞留于胃内,这有助控制药物释放时间,提升疗效,同时减少服药频率,降低用药负担。相较于传统制药工艺需经历制粒、压片、包衣、铝塑等多道流程,3D打印药物技术可显著缩短生产环节。
西门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成果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3D打印技术与中国制剂创新的融合。西门子具有自动化生产能力,三迭纪掌握3D打印及药物制剂技术,双方合作成果已在包括默克集团在内的中德多家制药企业落地,推动了数字化制药的产业化进程。
与过去几年汉诺威工博会聚焦能源转型不同,今年主办方将工业人工智能设为核心主题,并提出“工业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行业,是未来智能工厂驱动力”的口号。华为、阿里云、上海电气等中国企业也纷纷展出工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华为展区的一处区域,巨型屏幕闪烁跳跃,数据流与动态图像交错呈现,数台大机械臂繁忙运作,整个场景宛若一座新型工厂。
展区负责人介绍,华为依托自身在通信、云计算和数字化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覆盖多个工业场景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的解决方案,公司已助力工业企业打造智慧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更高水平智能化运作,推动全球工业制造领域持续创新发展。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在本届工博会期间发布一款面向多个行业场景的大模型智能体群。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具备数据理解、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能代替操作人员执行工业场景多类指令。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表示,与传统针对单一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不同,智能体群具有跨行业适应性,能够服务于不同工业场景的智能运作,如同工业智能化转型“中枢大脑”。
“通过汉诺威工博会这一平台,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制造’的飞速发展。”汉诺威工博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告诉新华社记者,尤其是在机器人和数字化等关键领域,中国参展商今年表现尤为突出。他表示,这些企业正通过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推动全球工业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