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好朋友,之前在头部大厂当小管理,由于某个和美国知名游戏公司的合作没有被续约,他失业了。他将攒下的钱用来创业,一年不到就全部赔完。他想再回游戏行业,恰逢行业寒冬,头部大厂重新和美国公司开始合作,也没有再把他招回去。他的Gap经历被许多家公司的HR百般挑剔,找份凑合的工作都困难。
于是,他开始看跨行机会。三个月前,他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做约会软件的玩法运营。这一变化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聊天话题,而我一直对约会软件很感兴趣——最近三个月,我们常常交流约会软件的产品特性和上面的奇闻轶事,我感到受益匪浅。我隐隐有种错觉,如果现在让我应聘约会软件的产品经理岗位,我至少得要个中级以上的Title。
约会软件的基本逻辑很简单。用户先填写好个人资料,完成注册,平台每天向用户推送定额异性,这些异性经过筛选,较为符合用户的喜好。用户需要点击“喜欢”或“无感”,平台会进一步优化推送名单。如果“喜欢”的异性同样对自己的资料卡点击“喜欢”,双方便达成配对,解锁聊天功能。约会软件的商业化,也基本围绕“提升资料曝光”“缩短开启聊天流程”展开。
我们把约会软件比喻成一种游戏,它有完善的规则和系统,许多人妄图攻略它,取得成就(在上面找到真爱),但是却一次次重复失败,最后被困在系统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上海市是约会软件的应许之地,每到周末下午,黄浦、静安的甜点店便挤满了约会搭子。他们在软件上相识,聊了几句,定好见面的日期。第一次见面往往不会约在餐厅,而是约在咖啡厅或甜点店,万一觉得对方不对眼缘或者聊不来,可以马上就跑,沉没成本不高。经验丰富的人往往选择“排期”,一天约会多个,不浪费自己精心打扮后的形象。
如果觉得对方还行,双方便开始尬聊,希望关系能更进一步,或者单纯从约会中提取情绪价值,缓解自己工作日积攒下来的疲惫。“你朋友有没有说过你长得像一个名人”是约会的圣经,我每次在外面吃饭听到邻座有人讲这句话,都有些忍俊不禁。
大多数约会往往止于第一次饭后。要么是回家后默契地互删好友,要么是愉快告别,回到家后却发现对方陷入“失联”,便愤而在小红书上写约会笔记,控诉对方的幼稚行为——“都是成年人,没感觉能不能直说?”
如果第一次见面后,双方聊天得更频繁,就说明互相看对了眼,便可开始商量第二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次一般不局限于饭局,双方开始尝试进行一些互动,创造肢体接触的机会。这儿的中止率也很高,毕竟涉及到肢体接触,人与人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一不小心就会“冒犯”。约会有三次见面定律,如果双方第三次见面后还没有产生感觉,就可以及时止损。
据我观察,约会软件上的许多人享受第二次约会的感觉,并希望能一直维持这种感觉,但又不想和对方有进一步发展。他们享受暧昧,不愿面对确认关系后一段时间会到来的平淡期。他们是追求真爱者的公敌。
公敌,我愿如此概括他们的个人资料:“算是I人”,“照片”“照片”“照片”“照片”,“我有点慢热”,“照片”“照片”“照片”“照片”。只有约会次数较多的战士,才能识别出对方究竟是不是玩咖。
我朋友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他起初满怀热忱,如今只“图一乐”,随便看看众生百态。他是个资深二次元爱好者,妄图想在约会软件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二次元真爱,可一般二次元哪会使用约会软件?
他偶尔会向我分享他的约会日常,大部分和他配对的人并没有二次元爱好,他不知道为什么会给对方点赞,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给他点赞。在两句“你好”后,双方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在我看来,约会就和找工作一样。久寻无果,无意间却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的来说,就俩字,随缘。”他说。